随着蜘蛛侠的加盟,漫威电影宇宙迎来了新的篇章,而原本独享“蜘蛛侠”IP电影改编权的索尼影业也迅速行动,推出了自己的“索尼蜘蛛侠宇宙”(SSU),聚焦《蜘蛛侠》系列中的反派及次要角色,开启全新篇章。
2018年,SSU首部力作《毒液:致命守护者》横空出世,意外斩获全球8.56亿美元的票房佳绩(位居年度第七),中国内地更是狂揽18.7亿票房(同样名列年度第七,进口片影史第六),“毒液”这一另类反派的独特魅力得到了充分验证。
转眼间六年时光匆匆流逝,《毒液》系列三部曲已迎来最终章。今日(10月25日),《毒液:终极对决》(以下简称《毒液3》)在国内抢先上映,比北美市场提前两天与观众见面。
然而,作为这一超高人气系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,同时也是今年余下时间中唯一的超级英雄电影,《毒液3》的品质却并未获得太多期待。
究其原因,该系列自诞生之初便主打轻松幽默与“基情”互动,2021年上映的《毒液2》口碑便已大幅下滑,豆瓣评分仅为5.0。此外,SSU的其他两部作品《莫比亚斯:暗夜追踪》(2022)与《蜘蛛夫人:心灵觉醒》(2024)同样表现不佳,索尼对SSU的规划与品控能力备受质疑。
面对这样的前期表现,即便是毒液的忠实粉丝,也对《毒液3》能否逆袭佳作不抱太大希望,只求这部终章能在及格线之上提供一些反差笑点、CP互动与爽快打斗,避免重蹈《毒液2》或《蜘蛛夫人》的覆辙。
然而,即便已经将期待值降至谷底,《毒液3》的无聊与注水程度仍然超乎想象。抛开系列终章与“埃毒”CP告别的情怀因素,影片节奏拖沓、情节空洞、片长缩水、人物冗余、笑点平淡、战斗场面小打小闹,整体表现难以令人满意。
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由于片中同样存在外形相似的外星生物入侵、神秘研究机构以及主角为杂合物种等相似元素,《毒液3》让不少观众联想到近期备受争议的《749局》——虽然只是调侃,但也并非毫无根据。
回顾系列前两部作品,记者埃迪·布洛克(汤姆·哈迪 饰)与来自克林塔星的寄生生物“毒液”意外融合,形成共生体。尽管意识并不共通,但这对性格迥异的搭档却在与“暴乱”和“屠杀”等邪恶共生体的对抗中屡建奇功。
在共生的一年时间里,埃迪与毒液从斗智斗勇到彼此磨合,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欢笑与感动。然而,当主创团队意识到“埃毒”共生体的互动才是系列的真正魅力所在时,问题也随之而来:《毒液2》中,其他商业电影的基本要素都成了陪衬,“埃毒”相声成了主角,导致情节松散、新角色塑造乏力、反派形象单薄且行事逻辑混乱,与蜘蛛侠宇宙的联动也愈发匮乏,叙事格局愈发狭窄。正片时长不足90分钟,完全不符合好莱坞真人商业大片的标准,差评如潮。
没想到,《毒液3》非但没有吸取前作的教训,反而更加敷衍了事,原地踏步,让人大跌眼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