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蒋奇明背上焊满铁皮的自制飞行器点火时,李雪琴在云端蹬着自行车笑得灿烂 —— 电影《飞行家》先导海报里的这一幕,恰是对 “平凡人也能摘星” 的最好注解。这部定档 2026 年 1 月 17 日的影片,用东北式幽默包裹着滚烫的追梦内核,让东京电影节首映现场的笑声与泪水,提前预告了它的治愈魔力。
故事扎根于双雪涛笔下的东北热土,蒋奇明饰演的李明奇堪称 “小镇异想家”:别人琢磨柴米油盐,他偏要跟天空较劲,三十年如一日捣鼓飞行器,甚至与陨石来了场 “亲密接触”。而李雪琴饰演的高雅风,不是旁观者,而是他的 “地面指挥家”—— 当造飞机的铁皮挤占了厨房空间,当试飞失败的零件散落院角,这个 “脑电波同频” 的妻子始终站在他身边。导演鹏飞精准捕捉到这种反差:“李明奇的执着从不是征服天空,而是在生活泥潭里保持灵魂轻盈。”
蒋奇明与李雪琴的对手戏,藏着全片最动人的烟火气。首映后被反复提及的 “即兴吻戏” 里,李明奇被亲吻后的错愕与窃喜,恰是小人物在困境中最珍贵的温情流露。蒋奇明用微表情演绎出角色三十年的心境变迁,从青年时的莽撞热烈到中年后的沉稳坚守;李雪琴则将东北姑娘的爽朗与细腻融合,一句台词、一个眼神便让高雅风的形象立了起来,难怪观众会感叹 “她和角色太贴了”。
这部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影片,从来不是讲 “成功学”。当李明奇的飞行器一次次坠毁,当生活的重担压得夫妻二人喘不过气,故事始终在追问:坚持看似无用的梦想,意义何在?双雪涛给出的答案藏在细节里:是高雅风悄悄为零件除锈的夜晚,是夫妻二人围着图纸啃冷馒头的清晨,是那些在嘲笑中依然闪闪发光的热爱。正如首映影迷所言:“永远会为小人物不顾一切的热血动容。”
从东京电影节的掌声到即将到来的全国公映,《飞行家》承载的不仅是一个飞天梦,更是无数普通人对热爱的坚守。2026 年 1 月 17 日,不妨走进影院,看蒋奇明与李雪琴这对 “奇人搭子” 如何用三十年时光证明:所谓奇迹,不过是把 “异想天开” 熬成 “不负热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