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演艺界耕耘多年的靳东,凭借着扎实的演技和独特的个人魅力,塑造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。而自去年出任文工团团长后,他开启了人生的全新篇章,成功实现了从演员到管理者的转型,享受正厅级待遇的同时,手握八个部门的管理大权,在新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靳东与中国煤矿文工团的缘分由来已久,早在 2003 年,他就加入了这个艺术团体。多年来,他不仅在舞台上展现了卓越的表演才华,还积极参与下矿慰问、基层演出等活动,深入了解体制内的运作逻辑以及基层文化需求。2012 年,他凭借话剧《惊天雷》中对 “毛泽东” 这一角色的精彩演绎,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,进一步奠定了他在话剧领域的地位。从普通演员到副团长,再到如今的团长,靳东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,是多年积累与沉淀的结果。
担任团长后,靳东深知肩上责任重大。为了推动文工团的发展与创新,他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在团队建设方面,他大力引进年轻人才,如刘昊然的加入,为文工团注入了新鲜血液,增添了活力。在作品创作上,他主导推出话剧《温暖的味道》,该剧将艺术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,并下乡巡演,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。同时,他还致力于整合资源,构建 “院团 – 制作 – 运营 – 媒体” 的产业链,使演出更贴合市场需求,提升了文工团的市场竞争力。
除了在文工团的管理工作中全力以赴,靳东还充分利用自己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,积极参政议政。作为全国政协委员,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,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提案。例如,2025 年他提出的 “国家遗嘱库” 提案,聚焦老年人权益保护;针对 AI 换脸诈骗现象,他呼吁加强监管,以保护公众免受 “假靳东” 等诈骗行为的侵害。这些提案充分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生问题的关心。
在个人提升方面,靳东也从未停止脚步。2024 年,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攻读博士学位,专注于 “高峰作品” 的研究,导师为中戏院长郝戎。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他对学术的追求,更有助于他将艺术实践与学术研究相结合,为更好地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。
靳东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,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争议与挑战。有人质疑他从演员转型为管理者的能力,也有人对他的博士学习存在误解。但靳东始终保持低调务实的态度,用实际行动回应质疑。他减少商业活动,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工团的管理和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中,如电视剧《西北岁月》的精彩呈现,再次证明了他的实力。
从演员到正厅级的文工团团长,靳东的转型是个人努力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成功范例。他在新的岗位上,以坚定的信念、卓越的能力和不懈的努力,为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,也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,激励着更多人在不同领域勇敢探索、实现价值。